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政务资讯 > 通知公告

2017年亳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自评报告

访问次数: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25 09:45
文字大小:

省财政厅: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金〔2017〕886号)要求,2017年我市积极完善制度、加强宣传、多措并举,加大绩效管理力度,着力增进广大参保农户获得感,推动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提质增效。为检验工作成效,2017年末市农险办聘请第三方对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进行了总体评价,对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现将我市绩效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7年绩效自评情况

(一)投入

1、项目立项

(1)绩效目标和指标。市农险办2017年3月6日印发《亳州市201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办法》,明确全年总体目标、措施,制定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明确全年绩效目标任务。并根据绩效目标任务制定任务分解表和行事历,将全市年度绩效目标任务进一步量化、细化。

(2)政策执行。亳州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和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一是政府引导:完善制度、健全体制、加强部门配合,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二是市场运作:明确政府和市场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定位,不缺位、不越位。经办机构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负责承保理赔等业务,做好展业承保、防灾减灾、查勘定损、赔款支付等各项具体工作,并对业务的结果负责。三是自主自愿:市县农险办及经办机构在前期宣传及实施过程中均强调农户自主自愿投保,不强制投保、不硬性摊派。四是协同推进:市县区农险办成员单位协调配合,各司其职。财政部门做好保费财政补贴落实、拨付;农业部门协助保险经办机构做好承保、理赔工作,并做好农作物、家畜的防灾防病;气象、水利、民政等部门负责农业灾害风险监测预警、防灾减损和灾情评估工作;保险经办机构建立健全承保理赔业务服务网络,并延伸到乡镇和行政村,负责农户参保、合同签订、农险理赔等工作。

2、资金落实

按照2017年绩效目标任务,市县应配套资金1023万元。2017年亳州市县共安排地方配套2431.406161万元,其中,特色险819.280894,补2016年差额76.636161,本年市县配套资金实际到位1535.489106万元。资金到位率为150.1%。

(二)过程

1、组织实施

(1)组织领导。适时调整领导机构,2017年,根据人事变动和分工调整,及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导小组成员和农险办人员  进行调整,农险办仍设在市财政局,负责政策性农业保险具体组织实施工作。有效的组织领导保障了农险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2)竞争机制。按照省财政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相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办机构招标等工作的通知》精神,市农险办高度重视、精心筹备,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合力推动招标工作快速、规范、有序进行,严格依据政府采购法规要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事求是,好中选优,于9月底完成经办机构招标工作,并于10月18日与经办机构签订经办协议,负责亳州市2018-2020年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

(3)考评机制。为持续推动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民生工程提质增效,市农险办在经办机构招标工作完成后,即着手制定、出台《亳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经办机构绩效考评办法》,将对经办机构的绩效考核制度化,加大考核力度。设定科学合理、针对性强、易量化的绩效考评指标,客观真实地反映经办机构的服务水平,并通过强化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督促经办机构积极地巩固基础、提升服务、推动工作。

(4)纠处机制。完善纠处协调机制,及时调整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管理办公室成员。2017年,根据人事变动和领导分工调整,充实、完善市理赔专家库,确保能够对各县区出现的理赔纠纷进行及时处理,指导县区和经办机构政策性农业保险相关业务,督促经办机构落实查勘定损工作措施,提高工作成效。

(5)匹配保费。2017年我市应匹配保费17243.942995万元,其中养殖业898.4724万元,种植业16345.470595万元(午季小麦8291.641262万元,秋季作物8053.829333万元)。实际已匹配17243.942995万元(由于2017年中央和省级预拨资金存在较大缺口,补拨第二批资金在年末才到位,亳州市12月25日已终止经费支付,因此秋季作物在2018年1月匹配)。保费资金匹配率100%。

(6)监督检查。市县农险办将监督检查作为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手段,抓住工作节点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监督检查、通报检查结果、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市农险办2017年继续按照市民生工程领导小组统一安排,落实一月一考核、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制度,并及时将考核结果、存在问题通过“一封信”反馈给各县区分管农险保险的副县长(副区长),县区间形成争先进位的良好风气,有力的推动了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2、服务能力

(1)基层服务网络。亳州市共有86个乡镇,其中符合建站条件的乡镇85个(谯城区十九里镇以中药材种植为主,不符合建站条件),已建三农保险服务站85个,服务站覆盖率100%。全市共1245个行政村,已建三农保险服务点1245个,覆盖率100%。为强化管理,保证承保、理赔工作正常开展,经办机构已与全部镇、村服务站点的协保员签订了委托协议,明确权利、义务。

(2)展业承保。经查阅卷宗,经办机构严格执行“见费出单”制度和承保公示制度,农户承保清单在村务公开栏等公开场所进行了公示,并保留了公示的影像资料。保险合同有农户签字确认,经办机构及时开具专业保险凭证。直接承保的,经办机构对被保险人基本信息、GPS测量面积、种植面积、地块坐标和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核验;集中投保的,卷宗中附有承保清册。但根据现场走访调查农户,并核对承保清册后,发现部分农户联系电话尚未完善。

(3)专业机构人员。经办机构根据业务开展情况,目前已在全市设立两个乡镇农业保险营销服务部,分别是蒙城县立仓镇和谯城区古井镇。为保证工作开展,经办机构配备有专职协保员。2017年经办机构各县区分支机构均组织了业务培训,培训覆盖到全部农险协保员。

(4)宣传推动、公示公开。2017年亳州市强化宣传引导,继续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借力“民生工程宣传月”活动,市、谯城区农险办通过宣传展板、展台,重点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条款,展示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成果和成效,咨询台工作人员详细解答群众政策咨询,接受群众意见和建议,发放宣传图册和纪念品,让群众把政策“带回家”。蒙城县克服传统宣传用语“说教化”、“格式化”的不足,把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以群众喜好的“快板”形式进行编排,受到广泛好评。利辛县和涡阳县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作用,广泛营造舆论氛围,通过开展送戏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在听觉、视觉的享受中,强化对农业保险的认识。经办机构积极通过互联网、微信推送和短信提醒等方式及时将参保流程、保费政策、理赔结果等信息传递给广大农户,增强了群众的参保意识,有效提高了群众对农险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5)防灾减损。市县农险办督促经办机构积极开展农业防灾减损活动。结合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县区农险办和经办机构联合开展“送防灾减损农资下乡 助力脱贫攻坚”活动,将农资和国家惠民政策送到农户家中。邀请农业专家开设农业知识小讲堂,将病虫害防治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防灾减损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帮助农户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还进一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防灾减损观念和继续积极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意识,增强了群众对农业生产的信心。经办机构有明确的预赔款规定,但由于亳州市地处平原地带,气候适宜,多年以来,均未发生过大灾重灾,农作物生长正常,因此在正常年景未启动预赔款机制。市农险办牵头与农业、气象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确保一旦发生大灾,督促经办机构立即启动预赔款制度,优先保证受灾较重农户灾后自救和恢复生产。

(6)风险分散。根据经办机构提供资料,经办机构总公司制定了完善的农业保险再保险方案,并按照规定,严格执行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

3、财务管理

(1)财务核算。市级经办机构保险资金与商业险分开、单独核算,并进行分险种(种、养、特色)、分地区(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谯城区)明细核算,保费收缴、赔付支出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预算管理。市农险办严格按照上级工作要求,根据本地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保险实际合理预测下年度承保计划,科学编制2017年保费补贴预算(财农〔2016〕290号),并及时足额落实当年地方配套资金;年度终了,及时编报全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决算(财农〔2017〕17号),做到“一年一结”。

(3)补贴资金管理。分级次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备查账(中央、省、市县),真实反映各级保费补贴资金的收、支、余情况。加强保费资金监管,杜绝截留、挤占、挪用、骗取、套取保费补贴的违规行为,确保保费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4)数据报送。按照上级要求,及时报送省厅2016年度农险决算、2018年度预算、1-4季度业务报表、农险经办机构招标进度统计表,针对省厅征求意见及时作出回复(绩效考评办法等)。

(三)产出

1、理赔产出

(1)查勘定损。经查阅卷宗资料,经办机构能够按照规范操作。现场查勘报告有专家库技术人员、查勘人员签字确认。以行政村为单位投保的查勘报告由村委会盖章,赔案卷宗中附有查勘定损到户清册及公示照片。但存在清册由他人(亲属)代签的现象。经办机构在查勘定损工作结束后及时对结果进行了公示。

(2)理赔服务。经办机构在理赔过程中能够执行理赔签字制度,赔款通过财政补贴“一卡通”、直接支付平台和银行转账等非现金方式发放到户,未发现理赔公示赔款与最终支付的分户赔款不一致的情况。但从实地走访农户情况来看,目前的保障水平(按照现行政策确定的理赔结果)与农户期望值还存在一定差距,

2、整体产出

(1)品种覆盖率。目前我市可开展的种植业品种有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养殖业品种为奶牛、能繁母猪,已全部开展。品种覆盖率100%。

(2)综合投保率。目前统计部门数据尚未确定,根据农业部门提供业务数据,2017年种植业实际种植面积约1300万亩,实际承保1292.2144万亩,种植业投保率99.4%。实际养殖量23.86万头,承保11.1175万头,养殖业投保率46.6%。2017年综合投保率为88.84%。

(3)理赔兑现率。2017年种植业立案2417件,立案金额9659.16万元,已结案2417件,赔付金额9659.16万元,理赔兑现率100%。养殖业立案4085件,立案金额495.7万元,已结案4081件,赔付495.3万元,理赔兑现率99.9%。综合理赔兑现率99.68%。(部分养殖业案件在2017年12月底报案,但查勘定损工作需要一定时间,业务跨年,未能在2017年12月31日前结案,均在2017年1月初结案。)

(4)保障水平。2017年全市种植业保险直接物化成本之和为401510万元,保险金额之和为397903.59万元,种植业保障水平为99.1%。

(三)效果(项目效益)

1、社会效益。实例:亳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经办机构(国元保险亳州中心支公司)与政府、银行合力开展 “532”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保证保险,系全国首创,被中国保险报作为典型创新报道。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共开展贷款保证业务241笔,金额12669.38万元。贷款规模在全省16个地市中居于首位。其中:家庭农场68笔,贷款3039.78万元;专业合作社82笔,贷款4111.61万元;种养大户38笔,贷款1567.11万元;涉农企业53笔,贷款3951.28万元。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的开展,极大程度上解决了涉农企业融资难问题,优化了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对促进“三农”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资金效益。2017年种、养两业各级财政保费补贴金额17243.942995万元,保险金额417391.223712万元,资金效益=417391.223712/17243.942995=24.21,资金效益放大达24倍多。

3、试点创新。

一是全面推开玉米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工作。在蒙城县试点玉米目标价格保险经验的基础上,2017年在全市全面推开玉米目标价格保险,承保面积8.37万亩,风险保障金额2229万元,理赔金额41.83万元,帮助种植大户快速恢复生产,提高了种植大户生产的积极性。

二是经办机构(国元保险亳州中心支公司)与政府、银行合力开展 “532”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保证保险,系全国首创,被中国保险报作为典型创新报道。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共开展贷款保证业务241笔,金额12669.38万元。贷款规模在全省16个地市中居于首位。其中:家庭农场68笔,贷款3039.78万元;专业合作社82笔,贷款4111.61万元;种养大户38笔,贷款1567.11万元;涉农企业53笔,贷款3951.28万元。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的开展,极大程度上解决了涉农企业融资难问题,优化了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对促进“三农”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完善赔款支付平台建设,农险理赔提速提效。亳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市农险办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全力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着力将政策性农业保险惠农政策有效落到实处,保障受灾农户快速恢复生产。自2015年开始, 通过简化理赔流程,减少中间代支付环节,亳州市分阶段先后针对养殖业、规模经营主体尝试通过经办机构支付平台直接将赔款支付到户。2017年以来,为在提高时效同时保证理赔工作能够稳妥推进,经办机构选取部分县区的统保农户作为试点,实现了赔款快速支付到户,取得显著效果。据统计,2015年以来总计直接赔付金额2.91亿元,受益农户191万户。特别是养殖业理赔时效提速显著, 手续齐全的农户自报案之日起2-3个工作日内即可收到理赔款。理赔时效性进一步提高,有效缩短理赔时间,对于农户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完善竞争机制,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经办机构招标,加大考核力度,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管理水平。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好中选优的原则,经过精心筹备,部门间通力协作、合力推进和规范操作,2017年9月亳州市完成2018-2020年政策性农业保险经办机构招标工作。另外,为持续推动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民生工程提质增效,市农险办及时出台《亳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经办机构绩效考评办法》,将对经办机构的绩效考核制度化,加大考核力度,着力提升农业保险绩效管理水平,通过强化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督促经办机构积极巩固基础、提升服务、推动工作。

4、满意度。根据市民生办委托第三方开展的社情民意调查结果,每县区抽取50户农户(全市200个有效样本)做政策性农业保险群众满意度调查,其中很满意182人,满意13人,一般4人,不满意1人。201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群众满意度97.5%。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农户基础信息有待进一步完善。经办机构农险系统中的农户基本信息录入完善工作进度与准确性与保监部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农户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不完整。经分析,主要原因在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涉及千家万户,近年来农村人口大多外出务工,工作地点和联系方式频繁变动,农户信息收集和核准工作存在极大困难。因此,出现部分农户联系方式未知以及多个农户共享同一个联系方式的现象(后者是为了保证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正常开展,部分农户联系方式暂统一预留为村级协保员号码)。

(二)到户清册农户签字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检查中发现理赔到户清册存在个别由他人代签的情况。经分析,原因主要在于:现农村人口大多外出务工,部分农户在农忙时仍不归乡,农务、农险理赔签字确认等事务均委托亲属等他人代办。

(三)农险保障水平与农户的期望值仍存在差距。2017年各级农险办、经办机构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耐心细致解读农险政策,着力引导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设立合理预期。但从实地走访农户情况来看,目前的保障水平(按照现行政策确定的理赔结果)与农户期望值还存在一定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农户的满意度。这主要是由政策性农业保险只保障“直接物化成本”的特点决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发现问题,市农险办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督促经办机构尽快整改到位,保证农险各项工作有序推动。

(一)督促经办机构及时组织人员进村入户细化联系方式等各项基础信息,确保信息完整性和真实性。

(二)督促经办机构及时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各岗位农险业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和业务技能,提升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质量和效果。督促经办机构完善制度、强化制度的严肃性,要求员工增强责任感,提高积极性,严格执行制度、规范操作,出现违规操作、尤其是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

(三)宣传工作常抓不懈,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认真解释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直接物化成本”的特点,引导农户树立合理的预期,切实提高农户的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

(四)进一步完善赔款支付平台建设,确保农险理赔提速提效。督促经办机构在确保理赔精准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理赔流程,减少中间代支付环节,将赔款直接支付试点工作在全市全面推开,保证赔款及时支付到户,有效支持农户灾后快速恢复生产,进一步增强农户的获得感和农业保险意识。

附件:2017年亳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自评分值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24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7024788号-2
主办单位:亳州市财政局 联系方式:0558-5119290
  网站标识码:3416000010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