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财政局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6007316875206/202407-00041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亳州市财政局(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经济 / 公民 / 其他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市财政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7-24 发布日期: 2024-07-24
索引号: 113416007316875206/202407-00041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亳州市财政局(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经济 / 公民 / 其他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市财政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7-24
发布日期: 2024-07-24
亳州市财政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7-24 17:11 信息来源:亳州市财政局(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上半年,亳州市财政局(国资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及省厅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持续运用“四个思维”,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主动担当、攻坚克难,有力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加强财源建设,推动财政平稳运行一是着力预算收入管理。坚持依法依规组织税费收入,强化重点税源监测,持续挖掘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增长潜力,常态化开展财税调度工作着力提升财源建设实效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收1.4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排名全省第7位。二是依法依规组织非税收入。加强非税收入信息化征管,强化非税收入电子化收费网上核查,进一步提高执收单位非税收入管理水平。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非税收入42.4亿元,其中市本级完成9.6亿元。三是着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强化国有企业监管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市属企业,着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市属企业资产总计1943.8亿元,同比增长2.1%;负债总计1163.9亿元,同比持平。实现营业收入177.9亿元,同比增长9.8%。实现利润总额51.8亿元,同比增长38%。已交税费57.7亿元,同比增长18%。

(二)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重点支出保障。一是坚持厉行节约过紧日子。将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管理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出台了《进一步厉行节约习惯过紧日子二十条举措》(亳办〔2024〕11号),硬化实化政策举措。对市直17个部门和2个县区的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进行复查,市级一般性支出在2023年预算数基础上压减10%,统筹资金用在刀刃上。二是强化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围绕基本民生领域和民生工程项目,加强资金调度,做好资金保障。上半年,全市财政支出完成197.1亿元,增长0.5%。其中,民生支出完成166.2亿元,增长0.6%,占财政总支出的84.3%。三是强化国债项目资金监管。第一时间分配上级增发国债资金,督促相关部门和县区及时完善国债监控系统信息,落实配套资金要求。组织对全市22个项目开展现场督导调研和常态化调度,督促加快国债项目进展,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四是落实常态化直达资金管理。上半年,全市中央直达资金支出完成55.6亿元,支出进度58.1%,超序时进度8.1个百分点,

(三)坚持加力提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支持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支持集聚区建设,拨付2024年促进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暨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专项资金11171万元、2024年度省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第一批)293万元。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安排“市汽车办”工作经费17万元;拨付2024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专项资金559万元。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安排各级各类资金,引导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拨付省级奖补资金809万元,支持谯城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建设;拨付省市奖补资金1101.3万元,支持20家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绿色工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拨付市级奖补资金150万元,支持14家获评省工业精品或省级新产品企业。

(四)支持“三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一是强化涉农资金投入保障。上半年,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27.2亿元,其中市本级支出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5亿元,增长35.8%。二是提升市级衔接资金使用效益。市级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6亿元,注重下达资金县区使用成效,激励县区高质量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是金融创新助推“三农”工作发展。将“涉农贷款”“活体贷”等纳入银行机构评价考核体系,引导银行机构创新推出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上半年,全市共创新开发24款金融产品,其中肉牛产业发展产品3款。全市牛类产业贷款余额24.29亿元,同比增长143.5%,规模居全省第1位,其中牛类“活体贷”6.39亿元,同比增加6.39亿元,规模居全省第1位。四是强化涉农资金监管。压实各县区涉农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主体责任,对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涉农项目资金支出情况进行常态化通报,上半年,已发通报4期,7个重点涉农项目共计资金56亿元,已支出28.5亿元,支出进度50.9%。

(五)发挥金融职能,提升助企纾困质效。一是持续推进“五进”融资服务走访。积极组织各县区、银行机构常态化走访各类市场主体,上半年,已走访市场主体3.59万户,收集融资问题6727个,已解决6708个,完成率99.7%。二是加强合作开展银企对接,进一步增强与发改、工信、农业农村等部门沟通,常态化组织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融资对接工作。上半年,全市已组织对接活动43场次,累计为238家企业授信37.8亿元。三是深化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会同市司法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动惠企政策“一网尽览”“一网通办”“一键送达”,上半年累计兑付资金18063万元、惠及企业222家。四是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实施“大树培育”计划,推进“扶优育规”工程,开展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拨付省市奖补资金2127万元,支持167户企业发展壮大。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拨付市级奖补资金160万元,支持4家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和4家省“专精特新”板挂牌企业发展;拨付市级奖补资金450万元,支持45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六)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运行风险。一是严格规范举债融资行为。牢牢守住红线,坚决杜绝新增任何形式的隐性债务,牵头组织制定防范化解地方债务方案,定期向县区政府发出债务风险提示函,督促县区足额保障还本付息资金,确保不发生债务逾期风险。二是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积极组织市县项目单位申报2024年三批新增专项债券项目发行,持续加快拨付进度。上半年,我市共发行19个专项债项目,下达资金22.25亿元,并在30天内全部拨付至项目实施单位。三是着力强化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印发《关于印发亳州市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亳处非〔2024〕2号)《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的通知》(亳处非办〔2024〕10号),部署开展风险排查、打击处置、整治规范、建章立制和宣传教育“五箭齐发、集中攻坚”行动,对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场所区域、重点涉非法集资风险字样企业开展全覆盖的风险摸排、动态监测、预警处置。上半年排查经营主体149839户,发现及转办风险隐患35个,已完成30个,完成率85.7%四是着力攻坚非法集资陈案化解。印发了《关于印发亳州市2024年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要点的通知》(亳处非〔2023〕3号),压实各属地政府、主监管单位的主体责任,强化案件领导包保责任制,开展非法集资陈案清零专项行动持续加大陈案化解整改工作力度。上半年,累计化解陈案6起,化解数量居全省第5位。 

(七)强化监督管理,优化提高财政效能。一是有序有效推进财会监督。出台《财会监督工作实施方案》《2024年财会监督工作计划》,制定《工作底稿编制指引》《工作底稿编制要点》确定22项年度重点监督任务,按季度时间节点,进行分层次、有重点规范落实。二是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制定了《亳州市财经纪律重点问题监督检查实施方案》,召开全市专项检查推进会明确检查重点和步骤,工作开展任务和保障措施深入现场检查,加大排查力度,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自查自纠和重点抽查等方式共排查出14个问题,涉及资金1.6亿元。三是着力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推动融资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监管信息化建设,便于审核、分析报表资料,及时掌握机构业务开展情况、风险控制情况制定《关于印发亳州市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工作方案的通知》(亳清整联办〔2024〕1号),认真组织开展交易场所风险排查、“伪金交所”排查整治和相关业务整治工作,指导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涡阳县土地交易所加强风险防控相关制度建设。

(八)深化国企改革,提升国有经济活力。一是推进深化提升行动。出台《亳州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从十个方面促进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提升。二是健全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出台《董事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等制度,建立健全董事会。上半年,市属企业集团层面28位经理层成员、子企业182位经理层成员全部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三是强化监督管理。通过亳州市国有企业债务系统,对古井集团等6家市属企业融资授信、债务举借和债务偿还进行动态监测,实时开展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四是加强考核薪酬管理。根据企业功能定位、发展阶段、现实条件,实行“一企一策”考核,引导和推动企业更好的履行责任使命。优化市属企业内部分配管理,合理拉开工资分配差距,调整不合理过高收入,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五是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古井集团建立全自动立体发酵智能酿造车间,攻克贴花提效瓶颈,推行智能酿酒、勾调、灌装,实现自动跟踪喷涂、烤花、贴花、自动检验包装。古井厂区光伏电站每年绿色发电能力达1100万度,绿电占比超20%。通过建设光伏电站、酿酒车间均衡用汽、智能园余热综合利用等项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万吨,实现绿色生产。

(九)强化党建引领,财政作风稳步提升。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市财政局(国资委)党委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常态化做到并要求市属企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关于国有企业的重要论述作为市属企业党委会“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会学习、党员干部培训等重要内容。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工作部署,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魂,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二是扎实有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制定局(委)党委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举办读书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原原本本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落实主体责任谈话,上半年开展所属党组织书记主体责任谈话、提醒谈话、新任职党员干部任前谈话等,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三是抓实巡视巡察整改。第一时间研究省委巡视和市委巡察反馈的问题,抓紧抓实、全面整改、真整真改。建立巡视巡察整改长效机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加强制度建设,堵塞管理漏洞,从源头上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顺利通过省委巡视验收。四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干部培养考核考察的重要内容,举办亳州市国资委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报告会暨意识形态工作舆情应对工作培训会,不断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二、下步工作安排

(一)强化财政收支管理。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财政收入预期管理,依法依规做好收入征管,挖掘增长潜力,积极配合税务做好涉税涉费数据共享和应用,阻塞征管漏洞,做到应征尽征。持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实施新一轮深化提升行动,多举措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健全国企重组整合、资产处置、薪酬奖惩等体制机制,推动国企加快发展,贡献更多政府财力。树牢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理念,落实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二十条举措,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腾出财力保障重点支出需要。

(二)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依规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用好政策兑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和资金“一键直达”机制,第一时间分配下达惠企利民资金,快速发挥最大效益。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积极争取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充分发挥增发国债作用,多渠道筹集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扩大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扩内需。更加注重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引导作用,通过以奖代补、股权投资、企业贴息以及发挥市与县区合力作用等,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建设。

(三)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始终将“三保”摆在财政工作的最优先位置,建立范围清晰、标准明确、动态调整的“三保”清单制度,足额编制预算,强化运行监测,筑牢兜实“三保”底线。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加大资金、资产、资源统筹力度,妥善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推动平台用好市场化缓释政策,落实好偿债资金来源,积极防范出现“爆雷”风险。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确保社保基金平稳健康运行。

(四)增强金融服务水平。督促引导银行机构向上争取信贷政策和信贷资源倾斜,持续扩大信贷投放,保持信贷规模稳定增长。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制造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对全市地方金融组织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制定整改清单,建立健全相关公司制度,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和经营能力。加强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镇村网格员、金融机构资金异动监测网络作用,构建群防群治的监测防范格局。

(五)提升财会监督效能。严格财政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健全财会监督机制建设,持续推进财政内控建设,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预决算公开、会计信息质量等专项检查,加强对风险隐患苗头监测监控,防患于未然完善财会监督与纪检监察、巡察、人大、审计等其他监督的贯通协调机制,加快财会监督信息化建设,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成效。


Copyright©2024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7024788号-2
主办单位:亳州市财政局 联系方式:0558-5119290
  网站标识码:3416000010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09号